
孙俊武,宝鸡市直机关工委团工委书记,陇县新集川镇李家庄村任“第一书记”。自驻村扶贫以来,坚持抓党建促脱贫,办实事促和谐,用心做事,真情做人,用行动建设“第二家乡”,赢得各级认可。李家庄村先后被镇党委授予“烤烟生产先进集体”“畜牧工作先进集体”“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集体”“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集体” 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个人也在2017年被陇县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第一书记”荣誉称号。
凝聚合力,积极打造“不走的工作队”。注重用好制度管人管事。2018年3月,邻村保家河撤村并入李家庄村,为确保工作不断线、标准不掉线,我一手抓村干部队伍的思想稳定,一手抓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发挥,及时建立和完善了考勤签到制度、周交班和学习制度以及请销假制度,明确职责和分工,实行集中办公,很快扭转了工作无序、政策把握不准等问题。注重用责任凝聚合力。面对李家庄村2018年有60%以上贫困户要退出和该贫困村要退出的重任,适时组织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各级对扶贫工作的有关规定和重要部署等,使“四支力量”(即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镇包村干部和村干部)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时,积极为全村党员干部讲“新时代引领新征程”党课,结合“主题党(团)日”活动,先后多次组织“四支力量”和在村党员(团员青年)开展打扫村庄卫生、为集体收割艾草等志愿服务活动,使“四支力量”、全村的党员干部和团员青年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识不断增强,理解支持和参与扶贫工作更加主动自觉,尤其是“四支力量”不怕吃苦、甘于奉献,加班熬夜和每日的入户走访成为工作常态,包抓的贫困户按时达标退出,户内不出差错或少出差错成为工作标准。注重在工作中培养和锻炼队伍。坚持定期对帮扶干部进行扶贫政策培训,坚持全程参与重大组织活动,坚持基层“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坚持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积极吸纳年轻人参与村级管理,努力推动基层工作随意性大、后备人才缺乏、村级活动吸引力不强等问题的解决,着力打造“不走的工作队”。
真心实意,帮助困难群众扶贫解困。唯有深入群众生活,才知贫困群众的疾苦。在去年的入户中,发现贫困户乔连贵卧病在床,经了解,该同志患肺癌却因缺钱不能及时转到市级三甲医院就诊治疗。我及时发动“四支力量”出主意想办法,并向镇党委和派出单位的主要领导进行了口头汇报,很快委领导、县民政局、镇政府、镇卫生院、村组干部齐上阵,积极协调,次日该贫困户便住进了市中心医院并接受治疗,后期针对该户情况,适时落实了临时救助和全家低保等政策;村集中搬迁点安置房建成后,经多次帮扶干部的入户动员,有7户贫困户始终不愿入住,为此我与村党支部书记逐户走访,认真听取群众心声,掌握实情,组织“四支力量”研究解决的办法,经过我们的努力,很快帮助他们解决了存在的个别房间灯不亮、个别户室内无吊顶、无集中公厕等问题,他们也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居;为更好地服务农村青年创业就业,结合春节返乡之际,召开了全村青年团员座谈会,学十九大报告,谈一年的所见所闻和新年打算。得知团员罗宏福想在家乡发展大棚种植蔬菜的意向后,我及时找他了解情况,并邀请市县科技人员来村考察指导,帮助其完善创业规划,同时针对个别村干部靠边看、部分村民有顾虑等情况,主动与村干部谈心,与村民拉家常,明确表达“这个村需要这样的有思想、有活力、有闯劲的青年”,村干部的被动应付变成了主动服务、村民的观望变成了理解和支持,很快帮助他从村民手中流转到一整块土地24亩,并建成蔬菜大棚23个,并不定期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帮助解决蔬菜销路等问题。在我们的引导下,先后有3名青年返乡发展养鸡和养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着眼长远,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没有集体经济的发展,村里的公益事业举步维艰。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既是实现村退出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驻村以来的深切感受。为此,把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从零到有,作为驻村期间的一项主要任务来抓。主动前往优先发展的其他镇村合作社学习取经;积极与村“三委会”班子交流思想,参与和推动村“三变”改革试点任务的完成,探索“党支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先期协调到位引导资金13.5万元以及4台电脑,用好第一书记工作经费为村里添置打印机1台。经过我们的努力,李家庄村现已建成艾草70亩、柴胡50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投资50万元的光伏产业基地。全村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参与种植等形式,实现收入稳步增长。
真抓实干,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在任期间,李家庄村项目建设点多、任务重,如何把项目建成群众满意工程,事关脱贫工作质量和成效。为履行好村级监管和配合职能,及时指定一名村干部专人负责,一抓到底。同时,多次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实情、掌握进度、解决问题,先后完成村内水泥路的硬化14.4公里、河堤治理412米、路灯安装233盏以及2座生产桥、2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4900米的文化墙、10个群众活动场所4607平方米的建设,村级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同时,坚持开展扶志扶智活动,将“精神扶贫”与文明创建相结合,连续两年举办“情暧中秋关爱老人”活动,表彰“最美老人”,慰问困难老人,79岁的老人刘帮义说,“给老年人集中过中秋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党的政策实在是太好了”;坚持每季度评选脱贫攻坚中的先进帮扶干部、先进贫困户和落后贫困户1次,多次组织开展村容户貌整治工作,实现村庄整洁,农家干净,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