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暂时的,发展是永恒的”,企业复工复产关系到经济社会的有序运行,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宝鸡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标准不降低、服务往前移、速度再上提”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鼓励增营扩模、创新配套服务,为企业开展科学精准的疫情防控技术指导,助力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深化措施,当好复工复产“指导员”
措施一:早谋划、细分工。抽调专人指导对口县区企业复工复产工作。采取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分工,建立工作制度等措施,加强与对口企业的点对点挂钩联系,主动开展疫情防控、上门服务、捐赠防疫物资、复工复产政策宣传等工作,科学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和重点项目复开工。
措施二:勤走访、抓重点。深入一线开展走访调研,紧盯重点工作、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将企业复工复产和重点项目建设存在的具体问题摸实找准,反馈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切切实实推动复工复产企业满负荷生产经营和重点项目快速有序建设。
措施三:建制度、强问效。通过建立“一对一”包联机制、制定包联工作制度、周汇报反馈制度等,及时对调研指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梳理,并形成书面材料进行交流汇报,同时加强对整改的问题反馈跟踪问效。
优化服务,当好复工复产“服务员”
为进一步提振企业投资发展信心,减轻企业复工复产负担,加快重大项目建设速度,我局结合实际出台四项服务举措:一是推行“网上办理”。力推“不见面”审批,提供线上办理、线下咨询、紧急预约等服务,引导企业群众“网上办、自助办、预约办”。通过APP公众号、电话指导等方式,鼓励、引导企业和群众通过宝鸡市政务服务网进行网上申报、证照快递送达的方式办理业务。二是开辟“绿色通道”。对疫情防控所需的企业设立、变更等审批环节特事特办,简化流程,限时办结。对涉及保障企业生产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众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相关企业,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实施“容缺办理”。三是提供“精准服务”。提前介入指导,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摸排,掌握详实情况,分类制定服务方案。从项目立项开始,落实帮办代办责任人进行对接、辅导,切实做到“人盯项目,项目到人”,及时掌握项目进度、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审批按序时推进,全力保障重点项目的复工复产。四是开展“视频帮办”。充分利用微信群,钉钉APP等新兴技术手段,指导复工复产企业提前准备有关申请资料,帮助整理申报材料。在企业申报满足勘验条件情况下,通过远程指导和实时视频方式开展现场勘查,压缩空间距离,提升勘查效率,变“面对面”审批为“键对键”服务,为推进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投资建设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店小二”服务。
强化保障,当好复工复产“助理员”
企业复工复产,做好疫情防控是关键。针对部分企业存在的政策措施不熟、防疫经验不足、防疫器材不够等实际问题,首先,加强政策宣讲。通过上门宣讲、微信群转发、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横幅等形式,向复工复产企业全方位开展防疫政策宣传和政策解读。帮助企业落实政策、用好政策,把惠企政策措施和时间安排、复工条件、具体流程、日常防护措施等要求逐条逐项为企业解读,精准引导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序复工复产。其次,加强技术指导。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发现部分企业防疫设备使用不当、防疫措施不够有效,为此邀请专业人员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测温设备、紫外线灯,制配消毒液等防疫器材的使用,并协助复工复产企业建立疫情防控制度,从职工培训、绩效考核等多层面提高企业员工的防范意识和参与社会群防群控的自觉性。最后,加强物资协调。面对企业应急防疫物资紧缺等问题,我局积极协调500公斤消毒液捐赠给复工企业,协助企业固定专门人员,统一策划,定期消毒,既达到防控目的又要避免浪费,科学合理地做好防疫消毒工作,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公司当前疫情防控和全面复工复产提供有力保障。